首页 | 学报简介 | 编委会 | 投稿指南 | 订阅指南 | 过刊浏览 | 论文模版  | 联系我们

 
文章摘要
徐爱华,郑海南.致瘀方药治疗血稀证的机制及临床运用[J].江西中医药,2006,(12):19~20
致瘀方药治疗血稀证的机制及临床运用
投稿时间:2006-03-10  修订日期:2006-03-10
DOI:
中文关键词: 血稀证 致瘀方药
英文关键词: 
基金项目:
徐爱华,郑海南
[1]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,南昌330025 [2]南昌大学一附院药剂科,南昌330006
摘要点击次数: 4917
全文下载次数: 5689
中文摘要:
      1 血稀证概念 正常的血液应该是不稀不稠,不快不慢,流速恒定,能正常承载营气和精微物质在脉管里循环流注而濡养全身。如果血液稀薄(有形成分减少)或血液滑数,难以装卸精微物质和代谢产物;或血液难以聚集,堵塞修复破损之血脉,以致出血不止,皆能使其负载营气、精微的能力下降,使肢体脏腑器官的濡养得不到充足的养料,其功能活动受到影响。这种病理性血证,我们暂称为血稀证。
英文摘要:
      
查看全文   查看/发表评论  下载PDF阅读器
关闭

您是本站第 113932168 位访问者

版权所有:《江西中医药》编辑部
主管单位:江西中医药大学 主办单位:江西中医药大学、江西省中医药学会
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梅岭大道818号江西中医药大学致远楼3307   邮政编码:330004   电话:0791-87119831(办公室) 87119827(广告)   传真:0791-87119830

本系统由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