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| 学报简介 | 编委会 | 投稿指南 | 订阅指南 | 过刊浏览 | 论文模版 | 联系我们 | 广告业务

 
文章摘要
李际强,王河宝.升清降浊法的理论基础及临床意义[J].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,2007,(2):13-14.
升清降浊法的理论基础及临床意义
投稿时间:2006-12-07  修订日期:2006-12-07
DOI:
中文关键词: 升清降浊法,理论基础,临床意义
英文关键词: 
基金项目:
李际强,王河宝
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州510120(李际强)
,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330006(王河宝)
摘要点击次数: 4271
全文下载次数: 5047
中文摘要:
      清升与浊降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体现,在人体处于病理状态下,清气不能升,浊气不能降,清浊相干,则出现各种疾病,因此,升清降浊法是中医的一个重要治法。现将升清降浊法的理论基础及临床意义阐述如下。1清浊升降的生理基础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篇》中言:“清阳为天,浊阴为地。地气上为云,天气下为雨;雨出地气,云出天气。故清阳出上窍,浊阴走下窍;清阳发腠理,浊阴走五脏,清阳实四支,浊阴归六府。”本段是根据自然界云雨形成的现象,来说明阴阳的转化及清浊的生理意义,“清”、“浊”这一相对的概念,在中医学中含义广泛。其中一个重要
英文摘要:
      
查看全文   查看/发表评论  下载PDF阅读器
关闭

您是本站第 32905402 位访问者

版权所有:《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》编辑部
主管单位:江西中医药大学 主办单位:江西中医药大学
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梅岭大道818号江西中医药大学致远楼3307   邮政编码:330004   电话:0791-87119831(办公室) 87119827(广告)   传真:0791-87119830

本系统由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